快訊/爆冷出局…戴資穎暖機過慢「遭日女將連勝2局」 16強止步
2022-03-10 / 新聞時事
世界球后戴資穎今天德國羽球公開賽女單16強賽以15比21、18比21,不敵日本女將高橋沙也加,苦吞對戰首敗,爆冷在16強止步。
世界羽球聯盟(BWF)世界巡迴賽超級300系列德國公開賽在米爾海姆(Muelheim an der Ruhr)舉行,戴資穎睽違8年再度重返德國賽,也是本季首場賽事,她日前對外表示,希望透過德國賽適應比賽和調整時差,以備戰接下來的全英公開賽。
戴資穎首輪直落二輕鬆擊敗華裔美籍女將王苑力(Iris Wang),休兵1天,今天16強賽出戰世界排名第13的日本女將高橋沙也加(Sayaka Takahashi),雙方過去交手,戴資穎6戰全勝。
戴資穎開賽暖機稍慢,加上失誤較多,以8比11落後,技術暫停後,儘管3度追成1分差,但連續擊球出界,讓對手趁機拉開分數,戴資穎首局以15比21棄守。
戴資穎次局依舊陷入苦戰,雙方分數差距不超過3分,戴資穎雖一度以13比12反超,但對手隨即連拿3分要回領先,戴資穎緊追不捨,扳成18比18平手後,未能再下一城,以18比21敗下陣來。
德國公開賽頻爆冷門,日本名將桃田賢斗(Kento Momota)昨天男單首輪遭西本拳太(Kenta Nishimoto)橫掃,2021年世錦賽金牌、新加坡的駱建佑同樣未能通過首輪考驗;而印度一姐辛度(Pusarla V. Sindhu)今天稍早女單16強賽以14比21、21比15、14比21輸給中國女將張藝曼。
轉自此處
南高屏高溫飆至32度…西半部日夜溫差大 下週一鋒面快速掠過
2022-03-11 / 新聞時事
[周刊王CTWANT] 台灣今(11日)天氣和昨天相似,各地大多為多雲到晴,僅東半部地區有零星雨;溫度方面,清晨中部以北及東北部地區低溫約13至16度,南部及花東約17、18度,局部地區受輻射冷卻影響溫度稍低;另外,18日將有一波新的鋒面通過,影響範圍仍待觀察。
根據中央氣象局預測,台灣近日天氣穩定,中部以北及東半部地區白天高溫約25至27度,南高屏地區可上升到29至32度,溫暖微熱,提醒西半部地區日夜溫差大。另外,夜晚清晨西半部地區及金、馬易有局部霧或低雲影響能見度,桃竹苗今晨已出現局部霧,而金、馬地區白天亦有機會出現局部霧或低雲,交通往返請多加留意路況及航班資訊。
氣象專家吳德榮在「三立準氣象‧老大洩天機」指出,據最新歐洲(ECMWF)模式模擬顯示,今日及週末(11至13日)受高壓迴流影響,各地晴朗穩定,東半部偶有零星少量降雨的機率,各地逐日回暖,清晨仍有輻射低溫,日夜溫差大。西半部清晨易有「輻射霧」,影響能見度。今日北台高溫回升至28度,南部更達30度,日夜溫差最大近15度,應注意。今日氣溫:北部12至28度,中部13至29度,南部13至30度,東部12至28度。
吳德榮分析,下週一(14日)正在消散的「鋒面」、從北方海面掠過,各地仍維持多雲時晴、偏暖的天氣,僅北台灣雲量稍增、山區偶有零星少量飄雨的機率。下週二至週四(15至17日)各地晴時多雲、持續偏暖,東半部偶有零星少量降雨的機率。下週一至週四、西半部清晨易有「輻射霧」,應注意行車安全。下週四晚至週五(18日)另一波移動快速的「鋒面」通過,但為期末的模擬,其影響程度及範圍,模式仍在調整,需持續觀察。
轉自此處
驚蟄節氣到!專家授6大養生法 做錯恐「氣血紊亂」
2022-03-04 / 新聞時事
24節氣的第3個節氣「驚蟄」落在3月5日,這時候天氣通常會轉暖且春雷響起,驚蟄亦代表上天以打雷方式驚醒冬眠的動物,迎來春雷初響,萬物萌發之景象。命理師楊登嵙老師特別提出「食衣住行育樂」6大面向,提供民眾在驚蟄節氣時的養生方式與禁忌。
1、食:
如果春季沒有把肝保養好,全身氣血就會發生紊亂的現象,其他臟腑也會受到相應影響,尤其是對脾、胃和消化系統的傷害,所以飲食調養尤其重要。驚蟄天氣明顯變暖,飲食要以清溫平淡並應順肝之性,助益脾氣令五臟和平。
楊登嵙建議,食的方面主要以「春夏養陽」為原則,可適當吃能升陽氣的食物與富含植物蛋白質、維生素的清淡食物,抑或新鮮蔬菜如春筍、菠菜、芹菜、雞肉、蛋、牛奶、鴨血跟銀耳等食物。由於氣候比較乾燥,容易使人口乾舌燥、感冒咳嗽,因此可以多吃梨子。此外飲食要保持清淡,所以動物脂肪類食物,油膩食物都要盡量少吃,刺激性食物如辣椒、蔥蒜和胡椒也應少吃。
2、衣:
氣溫忽冷忽熱多變化,注意保暖,預防感冒最重要。
3、住:
氣溫逐漸升高,氣候變暖容易感到困乏,這就是俗稱的「春困」,只有良好睡眠,才能擁有健康和精力充沛的生活。驚蟄一到,不但各種動物開始活動,同時微生物、細菌與病毒也會生長繁殖,要成傳染病易開始流行,屬於肝病高發季節。流感、流腦、水痘跟流行性出血熱等,在這一節氣都易流行爆發,因此要嚴防此類疾病。
4、行:
驚蟄節氣萬物復甦,應該晚睡早起,而在室外緩緩散步有助於身體健康。楊登嵙提醒,睡前半小時摒棄雜念,心情平靜有利入睡;至於睡前洗臉、洗腳以及按摩面部和搓腳心,可推動血氣運行,溫補臟腑,安神寧心,消除一天的疲勞。
5、育:
稍微活動一下身體,有利於身體舒展和放鬆,然而這時節的運動不宜太過激烈,畢竟人們才從冬季的寒冷中舒緩過來,需要循序漸進。
6、樂:
外出踏青、郊遊、放風箏都是不錯的選擇。
●民俗說法不代表本新聞網立場,僅供參考。
轉自此處
3月杜鵑花綻放 到公園參與杜鵑花節
2022-03-03 / 新聞時事
【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】到大安森林公園體驗杜鵑花節!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3日於杜鵑花節記者會上表示,在2月底花節尚未開始時,大安森林公園就已擠滿賞花人潮,歡迎民眾多出來走跳。此次活動也請來可愛的熊讚與大耳狗代言,並串聯永康與台大公館2大商圈,店家也推出杜鵑花專屬食品,如杜鵑花茶與冰淇淋。
台北杜鵑花節於1日開始在中正、大安兩區展開,除了大安森林公園與台大校園有許多杜鵑花可欣賞外,並搭配集點活動,只要在大安森林公園與活動特約商店掃描QR Code,集滿3點就能參加抽獎活動。
蔡炳坤說,最近天氣非常好,杜鵑花也開得非常茂盛。杜鵑是台北市的市花,其象徵的花語是「永遠屬於你」,杜鵑花節的活動也舉行6年了,就像是與台北市民許下了約定,希望民眾這個月趁著天氣清爽,多到公園走走,並體驗在地特色景點與商品。
此外,5日也會在永康公園舉行植物義診、昆蟲養殖等講座分享;眾所期待的杜鵑花節音樂會也會在12日早上舉辦,11點半先迎來大耳狗見面會活動,下午兩點更邀請許多藝人與藝文團體精彩演出,希望民眾邊賞花、邊享受藝文活動。
轉自此處
今年首例漢他病毒個案 40多歲男性曾接觸鼠類排泄物
2022-03-07 / 新聞時事
疾病管制署今天(7日)表示,國內出現今年(111年)首例漢他病毒症候群個案,是北部40多歲男性,近期無旅遊史,工作場域常有鼠類出沒,曾接觸鼠類排泄物。
個案2月12日出現肌肉痠痛、發燒、畏寒等症狀,2月14日因症狀未改善,前往醫院就醫並收治住院,經通報檢驗確診;個案目前狀況穩定,已出院返家休養。衛生單位已前往個案住處周邊及工作場域進行疫情調查、環境消毒、放置鼠籠及民眾衛教等防治工作。
疾管署統計,國內去(2021)年累計10例漢他病毒症候群病例,自2011年起累計35例本土病例,性別以男性24例(佔66.7%)為多,年齡則以40歲以上28例(佔77.8%)為多;另1例境外(感染國家為印尼)。
疾管署表示,漢他病毒症候群為人畜共通傳染病,人類吸入或接觸遭鼠糞尿污染帶有漢他病毒飛揚的塵土、物體,或被帶病毒的嚙齒類動物咬傷,就有感染風險。漢他病毒出血熱感染後潛伏期為數天至兩個月,主要症狀為突然且持續性發燒、結膜充血、虛弱、背痛、頭痛、腹痛、厭食、嘔吐等,約第3至6天出現出血症狀,隨後出現蛋白尿、低血壓或少尿,部分患者會出現休克或輕微腎病變,並可能進展成急性腎衰竭,經治療後病況可改善。
轉自此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