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果喜歡冰過再吃?1個原因影響甜度!專家訣竅香甜又新鮮
2022-09-28 / 新聞時事
【蔡經謙報導】蘋果冰冰涼涼地吃起來似乎總是特別香甜?這並非民眾的錯覺,專家指出,其原因和水果中的果糖含量有關,除了蘋果外,包括葡萄、梨子、奇異果、西瓜、櫻桃等水果,冷藏後也都會變得更甜。
蘋果冷藏再吃比較甜!果糖比例影響水果甜度
台灣是水果王國,一年四季可享受不同產季的新鮮水果。而水果買回家後,依其種類不同,保存方式也不同。王留公農業產銷基金會副管理師李積錦曾受訪表示,一般來說溫帶水果適合冷藏,熱帶水果放常溫、陰涼通風良好的地方即可。
不過,或許民眾都曾有經驗,有些水果就是冰過後比較好吃、比較甜,而一年四季都買得到的蘋果就是其中之一,這又是為什麼呢?日本青森縣蘋果對策協議會員工里村桃子表示,在推廣蘋果活動到日本各處學校參訪時,發現室溫保存蘋果的民眾相當多,若能透過冷藏保存,即能更美味地品嘗蘋果的滋味。這是因為蘋果的含糖量中,果糖的比例較多的緣故。
綜合蔬果鑑定營養調理師吉田謹子與日本倫生會森醫院的衛教資料,水果的甜味主要來源於蔗糖、葡萄糖、果糖等糖份。而不同水果的糖份組成比例也不同,冰過的水果之所以比較甜,與糖分種類有關係。
果糖雖在常溫下就比蔗糖、葡萄糖甜,不過若降溫至0度甜度就可進一步上升至約蔗糖的1.5倍。反之,若是在常溫則和蔗糖相差不遠,若是將溫度升到60度左右,甚至甜度反而會下降為0.8倍。換句話說, 果糖較多的水果,冰過後甜度就會變得更高,而蔗糖較多的水果,即使冰過後也較少產生甜度變化。
綜合吉田謹子、森醫院與營養師由佳里(暫譯)的資料,果糖比例較多,意即冷藏後會變得較甜的水果,除了蘋果外還包括:葡萄、梨子、奇異果、西瓜、芒果、枇杷、櫻桃、藍莓、荔枝、李子、無花果等;而冷藏後甜度較不會產生變化的水果,則包括:桃子、香蕉、柿子、橘子等蔗糖比例較高的水果。
水果冰幾度吃起來最好吃?冰水果也有訣竅
不過,冷藏會變甜的水果到底要冰到什麼程度呢?森醫院指出,由於舌頭對甜度的感知會隨著溫度而降低,建議冰在10度左右是吃起來最適宜的溫度。除了溫度外,營養師由佳里則建議建議吃水果前1小時放冰箱,或泡在冰水中15分鐘,則可讓舌頭最容易感受到水果的強烈甜味。
此外,冰水果也有訣竅。以蘋果為例進行說明,里村桃子建議,先將蘋果用廚房紙巾包裹後放入塑膠袋中封口,再放入冰箱。不只可防止蘋果水分蒸發,還能防止蘋果散發出的乙烯氣體影響其他蔬果。
不過,並非所有水果都適合放冰箱,營養師由佳里指出,熱帶地區所栽培的水果冰冰箱容易凍傷,未熟的水果冰起來也有可能使其停止成熟。沒有馬上要吃的話,仍堅硬且香氣孱弱的水果可放在陰暗處讓其成熟,或與蘋果、香蕉等有追熟作用的水果放在同一袋中,加速成熟。
衛福部南投醫院營養師黃淑敏則受訪提醒,香蕉、蘋果、芒果、木瓜、釋迦等含有乙烯具有催熟作用的水果,一旦過熟就容易腐壞,不是存放冰箱就可保鮮。因此,即便民眾將蘋果放入冰箱,想享受香甜滋味,吃水果前也別忘了留意水果新鮮與否,避免吃到腐壞的水果囉。
轉自此處
男反覆發燒、畏寒 急診斷肝膿瘍作怪
2022-09-27 / 新聞時事
45歲李先生是糖尿病患者,因為反覆發燒、畏寒,看到媒體報導本土BA.5疫情升溫,但是快篩幾次都是陰性;幾日後仍發燒持續不退,因此至急診就醫,透過電腦斷層檢查發現他感染了肝膿瘍,影像中可看出肝臟有一顆約2.4公分大的膿瘍,在安排住院進行抗生素治療後,現已改善症狀並康復返家。
感染科廖嘉宏主任指出,肝膿瘍是因為細菌或寄生蟲造成肝組織發炎壞死,形成局部膿液聚集現象。肝膿瘍患者可能會出現全身倦怠、右腹部及右肩疼痛、噁心嘔吐、畏寒、發燒等症狀。症狀不易察覺,容易誤以為是感冒或是新冠肺炎等感染。
廖嘉宏主任表示,李先生可能是因為患有糖尿病,本身的免疫功能較不佳,使得肝臟容易受到病菌的攻擊所致。因細菌感染導致的肝膿瘍,其治療方式主要是針對致病的細菌給予抗生素治療,並視患者的疾病狀況,安排引流管將膿液引流至體外。
廖嘉宏主任提醒肝膿瘍會有復發的可能,因此患者應遵循醫囑,切勿擅自中斷抗生素治療療程,且需定期返診追蹤。另外也提醒糖尿病患者應穩定控制血糖,降低感染風險,若有不適應及早就醫,及早治療。
轉自此處
報導稱明年預計推出的下一款iPhone,可能加入Ultra名稱
2022-09-26 / 新聞時事
蘋果今年秋季宣布推出全新Apple Watch Ultra,而明年預計推出的新款iPhone,或許也會加入使用Ultra名稱。
目前市售iPhone,分別以Plus、Pro、Pro Max名稱與標準款機種區隔產品定位,但從Apple Watch Ultra發表之後,蘋果有可能會在旗下產品擴大使用Ultra名稱,藉此凸顯不同產品定位。
依照彭博新聞記者Mark Gurman於「Power on」專欄透露看法,認為蘋果在維持數年為週期的外觀設計之後,預計明年推出的新款iPhone將會換上全新設計元素,甚至可能如市場傳聞在歐盟要求之下,換上市場目前普遍使用的USB-C連接埠設計。
至於明年預計推出的新款iPhone,可能會以iPhone 15為稱之外,更可能以Ultra名稱取代現有Pro Max定位,不僅符合蘋果目前在Apple Watch產品定位區隔命名方式,更可能以此簡化產品名稱念法,讓消費者能有更簡單的產品識別。
此外,在新款iPhone加入Ultra名稱,或許更代表明年預計推出的iPhone 15將會帶來更加明顯的升級感。
轉自此處
貓熊團團癲癇、腦液化局部壞死 獸醫師「不能排除死亡風險」
2022-09-23 / 新聞時事
大貓熊「團團」今(23)日驚傳生病,台北市立動物園證實牠8月23日癲癇3分鐘,且有食慾不振問題,經獸醫師初步檢查後,9月18日將團團送往台大附設動物醫院接受MRI(磁振造影)檢查,發現牠的左、右腦皆有局部液化壞死病變的狀況,獸醫師後續也採集腦脊髓液進行分析化驗,希望能釐清病因。動物園下午2時召開記者會對外說明,表示目前行動都恢復得還不錯,但仍需等報告出爐、得知病因,才能安排後續治療。
動物園指出,團團在事發前狀態都很穩定,吃喝也正常,直到8月中下旬發現團團嘴邊有白沫後,覺得是警訊,調閱監視器發現8月23日癲癇3分鐘,大貓熊館陳玉燕館長補充,8月30、31也有較輕微,大概1、2分鐘的癲癇狀況發生:「對我們來說,這是非常突然的事件,因為在此之前團團狀態穩定,吃喝都很正常,安排MRI檢查才發現腦部有病變,結果讓我們也很意外。」
團團今年18歲,已經是老年狀態,相當於人類的5、60歲,貓熊平均壽命野外約20幾歲,人工圈養可達28至30歲,目前最常壽命是38歲。鄭秋虹獸醫師指出,全球目前只有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發生過貓熊癲癇的狀況,但每隻貓熊發病原因和結果都不同,而人類也不是首次將動物送進MRI檢查,所以這部分蠻有經驗,跟臥龍方面也一直有保持專業溝通的管道,包括用藥、病程、數值分析等,比較困難的點在於貓熊算是稀有動物,數值收集上有評估困難,但會盡量去累積資訊並進行分析。
鄭秋虹獸醫師說,癲癇狀態成因多,要去分析是否有炎症、感染、腫瘤或中風等,必須一一排除。至於死亡風險?她則指出:「我們不能說是沒有,畢竟牠是正在發生的疾病。」液化壞死的另一個說法是「腦軟化」,壞死過程會呈現病變,但病程依然要對應病因,必須等待檢驗結果,才能對外說明。
至於團團的老婆圓圓、女兒圓仔和圓寶,目前仍不知道團團已經生病,至於是否也要幫老年的圓圓也做MRI安排,鄭秋虹獸醫師則說,通常園內都有做基本的身體檢查,包括X光和血液檢查等等,這部分都留下很多資料,MRI較不屬於例行檢查,但會去針對圓圓的身體表現做評估。
轉自此處
胎兒知偏食?4D超音波照出對青菜露哭臉
2022-09-22 / 新聞時事
一份最新研究顯示,胎兒的表情透露對紅蘿蔔有好感,對葉菜則較反感。英國研究人員指出,這是首次有直接證據證明,嬰兒出生前就會對不同氣味和味道有不同反應。
法新社報導,英格蘭東北部杜倫大學(Durham University)研究人員帶領的科學家團隊,利用4D超音波技術掃描100名孕婦,發現暴露在紅蘿蔔味道下的胎兒有「笑臉」反應,暴露在羽衣甘藍味道下的胎兒則偏向「哭臉」反應。
這份研究的首席學士後研究員烏斯頓(Beyza Ustun)表示,先前已有數份研究結果暗示,胎兒有味覺和嗅覺,但都是以胎兒出生後的結果為依據;「然而,我們的研究是首次在胎兒出生前見到這類反應」。
「因此我們認為,若胎兒出生前反覆暴露在不同味道下,可能有助塑造出生後的食物偏好。從傳遞健康飲食訊息及避免嬰兒斷奶後出現挑食情況等角度來看,這樣的結論有其重要性。」
人類是結合味覺和嗅覺來體驗味道,胎兒則據信可能透過吸入或吞入子宮內的羊水來體驗味道。
這份最新研究發表在「心理科學」(Psychological Science)期刊,參與的科學家包括來自杜倫大學的胎兒與新生兒研究實驗室(Fetal and Neonatal Research Lab)、來自位於英格蘭中部伯明罕(Birmingham)的阿斯頓大學(Aston University),以及來自位於法國布根地(Burgundy)的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(National Centr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,CNRS)。
研究團隊相信,他們的發現,有助更加了解人類味覺和嗅覺感收體的發育,以及人類的感知與記憶。
研究作者之一、阿斯頓大學教授布里塞特(Jackie Blissett)表示,可以主張說,若讓胎兒反覆暴露在特定味道下,可能導致出生後偏好這些味道體驗。「換句話說,若胎兒暴露在羽衣甘藍這類較不『討喜』的味道下,可能讓人在出生前就習慣這些味道。」
布里塞特說,下一步就是檢視,胎兒若經過一段時間對這些味道的反應顯得較不「負面」,是否在出生後首次嘗到這些味道時,接受度會較高。
責任主編:于維寧
轉自此處